大概是在俞欢上高中的时候,小吃街上有了J市第一家正儿八经的奶茶店。店名叫“转角”,门面小,装修也简陋,但饮品便宜,四块钱一杯的奶绿很受年轻人欢迎。每到放学时,店门前的台阶上都聚集着许多穿校服的学生们,或站或坐,大声谈笑。他们身上的青春气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,轻轻撞在过路人的耳畔。
俞欢的同学们也常去“转角”。
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习,大家都没了学习的心思,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考后的娱乐活动。
“我昨天看到‘转角’外面拉了好大一块幕布,是老板和旁边烧烤店一起弄的,准备过几天直播世界杯!”
班上的男生立刻拍桌哇哇乱叫起来。俞欢的同桌是个女生,也激动得满脸通红:“考完了我要熬通宵!喝酒!看世界杯!俞欢,你也去吧?”
“我……可是我不懂足球诶。”
“没事儿,我也看不懂,就是大家在一起玩嘛!”
她被同桌高涨的情绪所感染,想要点头应下来,突然想起母亲的叮嘱:“考完了马上回来,不要学你那些同学夜不归宿疯疯癫癫的。”
“算了,考完了我要好好休息一下,不太想去。”她笑着对同桌摆手。
违心说了太多次“不想”,她便真的以为自己什么都不想,什么都不要。
一晃就是九年,如今J市已有许多家奶茶店,但“转角”还在那里。期间店面装修了好几次,四块钱的奶绿也涨到了十二块,唯一不变的是店门口那些似曾相识的、青春洋溢的身影。
谈凯牵着俞欢来到“转角”,门前的台阶上已坐了几个刚下晚自习的中学生。男人找了块空处坐下,拍拍身旁的位置:“来。”
俞欢犹豫了一下,也坐了下来。
“吃吧。”他把手里的棉花糖递过去。
女人握着竹签半天没动。“刚刚……是家里打来的电话。”
“嗯。”
“邹明在外面欠了钱,好几十万,别人讨债都讨上门来了……”
原本她不想把这些事告诉对方,可眼下她满腹的心事迫切地需要一个出口——
“……那个徐姐说再给三天时间,三天后还不上钱就要到我和他的单位闹去,”她疲惫地扶着额头,“他躲起来不肯现面,我又有什么办法。”
谈凯默默听完,起身走到一边打了个电话。几分钟后又折返回来,拿起俞欢的手机输入一串数字:“问了公安的朋友,如果那些人还上门闹你就马上报警,他们会管的,万一遇到紧急情况,你就打这个号码。从明天起我接送你上下班。”
他低头絮絮交代着,俞欢看在眼里,心头忽地一热,低声说道:“之前,我跟他提了离婚。”
“什么?”
谈凯以为自己听错,抬眼去瞧俞欢时,对方已经换上了另外一副表情,说起了毫不相干的话:“我想喝酒。”
“不是不会喝酒吗?”
“可我想喝嘛。”
“醉了怎么办?”
“有你在呀。”
男人哼笑一声,去附近的小商店里买了罐果啤。再没有比啤酒加棉花糖更奇怪的搭配了吧——俞欢和谈凯并排坐在路边,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着食物,和身旁举着奶茶干杯的学生没什么不同。
她时常有一种奇妙的感觉——好像在遇到谈凯后,她过去年岁中的所有缺憾都被一一填补了起来。